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文化 > 名家名著 >

《黄帝内经》论情志

发布日期:2015-06-19 11:06:06

 情志,是七情和五志的合称。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的总称。五志,是怒、喜、思、忧、恐五种志意的总称。《黄帝内经》将其分属于五脏:心志喜;肝志怒;脾志思;肺志忧;肾志恐。 
    七情和五志皆由五脏功能化生,是人之常情,缺一不可。七情和五志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七情相对五志而言,是在外来刺激作用下表现于外的情绪。五志是在外来刺激作用下隐藏于内的志意。情志是神的重要表现形式,故常称其谓“神志”。 
    1.情志的作用 
    《灵枢•本藏》强调:“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说明正常情况下,七情和五志在维持身体健康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无可取代的。 
    2.情志与疾病 
    情志过用或失控容易导致疾病,甚至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伴随科技发展和进步、人类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社会复杂化,情志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与影响也日趋明显。《素问•经脉别论》曰“生病起于过用”,《素问•举痛论》特别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过用可伤人气机发生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更加明确地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素问•血气形志》具体说明形志关系及形志过用与疾病发生的规律性联系:“形乐志苦,病生于脉……形乐志乐,病生于肉……形苦志乐,病生于筋……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形,指躯体。志,即情志。 
    3.情志与疾病治疗 
    《黄帝内经》强调,治病要根据患者的神志状态,决定、选择治疗措施,否则,治之无功。《灵枢•本神》开篇即谓:“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黄帝内经》多次提示人们:“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以上旨在告诫人们:神气充盛,病易治,大病亦预后良好,若神气萎顿,病虽轻亦难治。 
    4.情志与养生 
    《黄帝内经》养生重视形神共养。《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宝命全形论》再次提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并强调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明确告诉人们:要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四时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保养神气,春使志生、夏使志无怒、秋使志安宁、冬使志若伏若匿,调节情志,勿使过度,否则伤害五脏,发生病变。

公告信息

关于转发《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暂行规定》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工作纪律》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有关人员:
    为加强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活动的监督检查,规范评审过程中有关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保证评审活动公平、公正、廉洁高效、依法进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了《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暂行规定》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工作纪律》,本会承诺严格遵守推荐单位的有关规定和纪律并在本会内设的科技奖励工作中参照执行。现将有关文件转发给你们,请各申报国家科技奖励的完成单位、完成人以及申报我会科技奖励的推荐单位、完成单位、完成人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共同营造科技奖励公平公正的评审环境。

Back to top